第25講:台灣社運團體參與大馬反國光

 
文 / 李毓琇

反國光石化聯盟不僅在台灣搞社會運動,這次也到即將受到石化產業荼毒的馬來西亞南部小鎮──邊佳蘭,分享搞社會運動的經驗。民眾熱烈參與當地辦的講座,但結束時反國光的成員卻遭到馬國警察的約談,事件最後還好是平安落幕。這個案例,讓我們注意到台灣的社會運動從國內擴散到國外的發展。今天我們就邀請,這次到馬來西亞分享經驗,也是「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」理事陳秉亨,與我們談談跨國性的社會運動。

陳秉亨熱愛台灣這塊土地,搞起多項社會運動,發動網路串連「反國光石化聯盟」、「搶救台灣白海豚」、「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」,不僅引起學界、農界、醫界、學生、公民團體的關注,更成功讓國光石化出走台灣。他認為堅持,堅持再堅持,才是反對當權者危害環境的途徑!他是這樣與當地民眾分享的。

陳秉亨實地走訪馬來西亞邊佳蘭,石化工程已經在這個靠海的小漁村,如火如荼的展開。從照片上可以看到,雖然還沒經過詳細的環境影響評估,工程卻持續進行。國光石化將是這片一萬公頃的石化工業區的五分之一。
石化園區的填海造陸

華人的祖墳區,在當地被稱為義山

被日本人殺掉、沒錢蓋大墳墓的人

清朝宣統時代的墳墓

藉由台灣有多項工業區汙染土地的案例,社會運動的策略,陳秉亨藉由講座分享,讓馬國人民了解工業區對環境的負擔、如何連結社會運動與各階層民眾,以及設立完善的環評制度。

相較於台灣與馬來西亞的國情,陳秉亨認為馬國就像是解嚴之前的台灣,主流媒體遭到壟斷、資訊不夠透明、學者與居民之間的互動少,每當有社會運動的力量產生,都會被執政黨認為是要挑撥族群和諧。但是邊佳蘭的居民仍然不氣餒,地方自發組成「邊佳蘭自救聯盟」,以臉書串聯讓網路的言論自由,讓全馬各地的人民能一起幫助邊佳蘭!

回到台灣來看看這幾年的社會運動,民眾公民意識提高,陳秉亨說這也不能完全說是台灣的成功,再把成功經驗銷到馬國,而是台馬兩國互相學習的旅程。他認為「反國光石化」的社會運動佔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的優勢,非常幸運。

陳秉亨表示隨著時代的進步,網路成為社會運動主要的通訊管道,有別於台灣早期的社會運動,絕大部分是與政治掛勾,但有時會適得其反,讓政治力量超前運動的目的。不過隨著臉書、APP的科技產物,民眾的言論自由抗衡政治力量,讓人民自主發展在地策略,社會運動主題明確才能成功。

延伸閱讀:

*馬國政府媒體報導
http://www.sinchew-i.com/sciWWW/node/314434?tid=881
http://www.nanyang.com/node/465783

*台灣公視新聞議題中心2012/07/27報導:<反國光石化人士 馬國遭警傳召問話>
http://pnn.pts.org.tw/main/?p=448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