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講到鳥會,一般聯想到的大概是一票中年人,假日相約、帶著望遠鏡和攝影器材去賞鳥;如果講到流浪動物中途之家,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貓或狗。不說,您可能不知道,台北鳥會的志工不只愛鳥賞鳥,也救援傷鳥、照護後放生。本週有話網講,邀請到台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何一先,為您介紹「鳥中途」、以及救鳥放生的正確觀念。
何一先回顧,鳥會一開始的確是因緣際會,因為民眾將傷鳥送來、因為資深鳥友祈偉廉剛好是獸醫師,於是開展了野鳥救傷的工作。從一開始一間合作的獸醫院、兩位救傷志工,到現在已經有八間合作獸醫院,以及超過三十名志工。從1990年代至今二十年,救鳥超過六千隻;近年因為民眾保育觀念的抬頭,也因為鳥會名氣漸開,每年救援傷鳥已經高達一千隻!
這麼大的救傷規模,加上傷鳥逾六成屬於落巢幼鳥,需要志工全天候照顧,如同母親照顧嬰兒一般,這麼龐大的照顧工作,有限的志工群要如何負擔?何一先表示,經過多年來的經驗累積,現在已經逐漸發展出「檢傷分類」,依照野鳥受傷情況作不同處理。
另一方面,許多志工們所屬的公司,老闆認為只要不妨礙工作,帶傷鳥到辦公室也無妨。其中很多救傷志工是老師,傷鳥帶到學校由學生共同照顧,更是一種難得的生命及生態教育。
事實上,鳥會這些年除了救鳥,也轉向校園內外的教育宣導,加強小朋友及一般民眾的相關知識。何一先舉例,以最常見的公園落巢小鳥來說,如果翅膀沒有受傷、鳥爸媽都在旁邊,其實民眾並不需要介入;但是如果公園附近有野貓野狗,可能就得儘快處理。
再以最近台北越來越常見的、外型近似夜鷺的黑冠麻鷺來說,他們出現在台大、植物園,甚至仁愛路的安全島上,他們主要以嘴啄食土中蚯蚓,經常靜止不動、伺機等待蚯蚓,民眾常會誤以為一直不動是因為受傷的關係。也有民眾在植物園看到跛腳黑冠麻鷺,向鳥會求救,但其實黑冠麻鷺以嘴啄食蚯蚓,即使跛腳也不影響其生存,民眾其實不必過度擔憂。
民眾的保育觀念確實有提昇,但是都市的擴張,以及放生問題,都在衝擊野鳥的生存空間。何一先指出,最近很多人都說台灣藍鵲變多了、越來越多看到台灣藍鵲,好像保育成功,其實不然,其實是人類往都市邊緣擴張,擴張到台灣藍鵲原來的棲息空間,所以才會越來越常看到藍鵲。
何一先說,大台北地區都市的擴張雖然伴隨著公園綠地的延伸,但公園畢竟是公園,生物多樣性不足,也破壞原有的野鳥環境。麻雀、白頭翁、綠繡眼、喜鵲等都市鳥的地盤隨人類聚落延伸(當然其傷鳥比例也越來越高),其他野鳥原有的生存空間卻遭到擠壓。
此外,放生行為也是破壞鳥類生態的另一禍首。何一先指出,宗教放生在捕捉、運送的過程就會造成鳥隻大量衰弱受傷,以致放生一週內,傷鳥通報數量暴增。商業放生將不屬於當地生態的鳥隻亂放生,都市麻雀放到野外難以生存,西岸的白頭翁放到只有烏同翁的東岸,也會造成遺傳上的混亂。
何一先表示,鳥會和動物社會研究會長期關心放生問題、曾經多次共同召開記者會,雖然近年雙北市政府管理放生,但放生明文規範、立法限制放生前須經申請,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。北部放生轉往中南部、部分中南部縣市政府甚至登報歡迎前往放生,都是值得注意的現象。